2025-10-13 14:10:01.0 作者:嘉海管理員 閱讀:32
每人2.7萬=白撿的“用工補貼”
根據2023年第15號、2024年第4號公告,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,企業招用以下四類重點群體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、依法繳納社保的,可享受稅收優惠:
脫貧人口:納入全國防止返貧監測信息系統的人員;
長期失業人員: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且持《就業創業證》者;
退役軍人:2011年后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;
特殊困難群體:零就業家庭、低保家庭勞動年齡內失業人員及應屆高校畢業生。
優惠力度:按實際招用人數,每人每年定額扣減增值稅、城建稅等附加稅費及企業所得稅,脫貧人員、失業人員、畢業生標準為6000元/年,最高上浮30%(即7800元/年)。以月計算,每月最高可抵扣650元,連續享受3年,單人累計最高達23400元;退軍軍人標準為9000元/年,每月最高可抵扣750元,連續享受3年,單人累計最高達27000元。
案例:某制造業企業招用100名脫貧人口,按7800元/年標準計算,每年可獲補貼78萬元,三年累計達234萬元,相當于降低3-5%的用工成本。
四大申請條件
企業申請退稅補貼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:
主體資格:屬于增值稅或企業所得稅納稅人,且納稅信用等級為A、B、M級(失信企業除外);
合同與社保:與重點群體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,并依法繳納五險(繳納一個月以上即可);
用工真實性:需提供勞動合同、社保繳納記錄及重點群體身份證明(如脫貧人口需全國扶貧系統截圖,失業人員需《就業創業證》);
政策排他性:同一員工若具備多重身份(如既是脫貧人口又是退役軍人),企業僅能選擇一種身份享受優惠,不可疊加。
避坑提示:已離職員工不再享受補貼,企業需動態跟蹤員工在職狀態,避免因人員變動導致申報中斷。
4步搞定,30天到賬
第一步:篩查員工身份
通過相關數據系統,5分鐘內可鎖定符合條件人員及可退稅額。例如,某物流企業通過篩查發現千余名員工符合條件,三年累計退稅超780萬元。
第二步:備齊核心材料
需準備以下文件:
第三步:線上申報與審核
登錄電子稅務局,進入“稅收減免優惠”欄目,填寫《重點群體或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就業信息表》,上傳材料后提交。首次申報需在“企業重點人員采集”模塊錄入信息。稅務部門通過內部數據比對審核,通常1-2個月內退稅款直達企業對公賬戶,高峰期不超過3-5個月。
第四步:年度匯算清繳補扣
若當年未扣滿限額,可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補扣。例如,某企業年度減免稅總額為10萬元,但當年僅抵扣8萬元,剩余2萬元可在匯算清繳時從企業所得稅中扣除。
自己申請or嘉海企管申請
自己申請:難度大!不建議
1.政策是針對企業的補貼,和員工沒有關系,員工不配合的話很難收集到資料;
2.即便員工配合,人員多、收集資料工作耗時耗力;
3.個人去相關部門查詢和出證明目前較為困難,即便給查詢也只能查當月,遺漏量高。
4.審核流程冗長,手續繁雜,成本高昂,資金難到位。
1.只需企業提供社保名單,無需員工配合
2.嘉海通過大數據平臺篩查直接查詢,100%精準
3.不需要聯系員工,我司直接出具合規佐證和臺賬
4.每個季度幫企業復查脫貧人口,確保抵扣人員準確
5.企業不花費精力,嘉海全流程辦理,耗時短,低成本高保障,不成功不收費
2027年就截止,還在等什么?
當前政策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,且支持追溯享受。例如,企業2023年招用的重點群體,若當時未申報,可在2025年補報并享受三年優惠。國家送錢倒計時,現在不行動,明年只能看著同行“數錢”哭!